後记当樱花纷飞时
我经常在想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日本的作家或编剧,可以把歌舞伎町幻化成一个那样充满瑰丽而又神秘,但却又蕴含着无数血腥、暴力,充满了传奇性的异世界,那台湾有哪里可以也变成这样的地方?如果一般的网路爱情故事具备了变成一出偶像剧的成分与要素,那麽什麽时候我们可以写一本比较适合拍成电影的?再或者,如果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台湾的歌舞伎町,又企图写一个如电影画面般具有快速剪辑与特效场景的故事了,那贯穿这故事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又是什麽?
一路写来,我从不认为自己在写作上有所谓的类别归属,每每在回答学生关於「转型」的问题时,也总不断地告诉他们,其实穹风不等於爱情故事的作者,真的。我只是刚好在一开始时接触到的是这区块,所以一个不留神就写了快十年,出版品大多与爱情故事有关,如此而已。但事实上,我喜欢自己写的悬疑故事如「河流」,喜欢文字有架构的篇章如自费出版的《家书》,也深爱集结了那些奇思妄言而错落成章的诗集《灵魂在左手》。只是说到底,在市场取向上,爱情故事终究最受出版环境的青睐,所以我卖最好的毕竟还是这类的书。
不过即便如此,但故事主角既然是人,就可能有各种感情,而不会只活在爱情里吧?所以我便尝试着,企图在爱情故事里添加各种不同的东西。前阵子常与人戏言,说这几年应该去申请研究所入学,我用自己本名来研究穹风,相信这篇论文会很好写,因为我实在太熟悉这个作者了,可以比任何人都详尽地去谈论这个作者。当然,得要是教授认为这作者有值得谈论的价值才行。
不管怎麽说,「想想」都是爱情故事的区块中最特别的一篇。起因,我想要的是描述青少年次文化的故事,但纸醉金迷或标新立异的世界里需要一盏明灯,所以那就是想想这个角色最初被赋予的定义。可是後来又觉得,既然日本人可以将歌舞伎町如此「神话」,那我们也未尝不能改造一下西门町,毕竟那是台湾青少年次文化的重镇,也是这篇故事的主舞台。我起初设想的男主角其实不是谢永然,而是应该像大季那样的人物,但不知怎地却又改变了主意。而近年来台湾常出现「霸凌」一词,虽然以前我在一些拙作中也曾略涉於此,但毕竟不多,所以这次就多写了一点,甚至还将冲突从教室里直接延伸到了西门町。种种无心插柳的结果,就是「想想」终於变成了一篇跟我最初的设定完全迥异的故事,它谈爱情、谈车子、谈希望,也顺便写到一点关於家长对於子女在恋爱与婚前性行为上应该有的态度。不过这不是主题,所以着墨不多。
我一直相信,生命总会找到它自己的出口,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情势如何迫切,只要熬过去了,苦难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写了十年,绕了一圈,最後又在埔里的老家,在这个当年写第一本书时所待过的座位上敲打键盘,即将完成这篇小说的後记时,我特别有这种感触。而故事里的人物亦然,只是故事的结局悲伤了点,想想带着她与谢永然的希望,终於去了那一趟约定好的旅行,可是谢永然却不在了。故事的结尾,没有提到想想是否还在西门町,但我想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建立起了属於自己的信念,不管在任何环境下,她都会是那个忠於自我的颜想想。这个颜想想没有伟大的心愿或梦想,不像季家兄妹那样,这对兄妹最後各自都付出了一些代价,为了他们的梦,大季甚至失去了生命,还连累了谢永然,也毁了想想本来已经几乎实现的幸福人生。
我喜欢故事後来的失控,更喜欢它最後的样貌,写这故事时,在埔里不受打扰的环境下,几乎每天都能维持多则万字,少则数千的进度,因此,在极短的时间里,这篇故事就宣告完结,而且还让我自己非常喜欢。特别是这次难得地改成以第三人称为叙事观点,在情节铺展方面非常好用,也可以写得更加完整与全面,虽然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後来却变得非常顺手,我自己觉得很开心,虽然故事主要角色不过这一对男女,但之後确实可以继续练习。
根据统计,包含只有略提到但没有实际出场的,本故事一共有九个人死亡,死人快比活人还多,又有不少血腥跟床戏的情况下,究竟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出版社来付梓,是我接下来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爱情故事里死了最多的人、写作时的每日进度最为可观、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故事风格与过去大相迳庭如床戏写了很多,以及小说写作时找了最多的主题曲,包括主要的梁静茹的「燕尾蝶」、电影「东京甩尾」原声带里的两首插曲、陈昇的「镜子」,以及中岛美嘉的「樱花纷飞时」,全都是这篇小说构成的元素。这些都是这故事在写作时,与过往最大的不同之处。我要再三强调,那床戏有很重要的意义,真的,只是意义所在,要看得懂的人才会懂。
最後一提,若干年前的桃园大园空难事件,当时曾在电视新闻上看过一则报导,有位男性罹难者,跟诸多遗体一起摆放在某个体育馆或停机坪之类的什麽空旷地方,权充作为临时性的集体灵堂,在一片哀鸿中,记者特别发现,这位男性罹难者的遗体旁,没有传来悲凄的哭号,反而是那位往生者的女友,非常沉默地守候着,她不哭不闹,却轻轻地唱着歌,是她这位不幸罹难的男友生前最爱听的歌。这一则新闻当时深深震撼了我,多年来始终不曾遗忘,一直渴望着能有机会,将这样一件令人感动与感伤的历史给化入小说中,以兹纪念,今天终於做到了。愿往生者都安息,愿在世者都珍惜,珍惜一切生命中的美好,珍惜那即使短暂,但只要刻骨铭心後,也就天长地久的每一份爱。
穹风2011.05.29初稿完成2011.07.18修稿